恒大 “至暗时刻”

恒大 “至暗时刻”

#
第七十三期
Authors
Harry
Date
September 25, 2021
Published
Cover
image

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与声音

👨🏻‍💻 一飞周报

All about Money Business and Power.

See you every Saturday.

内容较长建议使用浏览器阅读

icon
订阅公众号「一飞哈」获取推送

🔍 关键词

恒大会不会成为下一个 “雷曼”

image
icon
2008 年,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由于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而倒闭,并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雷曼兄弟拥有大量与住房市场相关的资产,且当时也处于美国房产市场泡沫的巅峰)

在多年的快速扩张和激进借贷后,负债水平最高的房地产开发商恒大正处于崩溃边缘。这家有着 25 年历史的房地产巨头预售了大量尚未完工的楼盘。尽管陷入困境的中国恒大集团董事长许家印表示,他相信该公司能尽快走出 “至暗时刻”,但恒大恐怕难以迎来美好结局。

image

中国恒大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已跌至多年低点,其美元债券最近的交易价格约为面值的 25%(极低,违约可能性很高)

围绕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担忧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周一的全球股市大跌,这种悲观情绪在周二有所消退。花旗、巴克莱和瑞银的策略师们认为,恒大集团的债务危机不大可能成为中国的 “雷曼时刻”。

即便恒大违约,其规模之于中国经济体量来说相对较小。(雷曼兄弟破产重组超过 6000 亿美元资产)

恒大效应

恒大总览(截至六月底):

  • 总资产2.38 万亿元
  • 总负债1.97 万亿元(其中约 200 亿美元海外债务)
  • 现金:870 亿元
  • 总规划面积:2.14 亿平方米
  • 未完工期房:约 140 万套(销售总额约 1.29 万亿元)
  • 项目:中国 223 个城市;778 个在建项目(其中三分之二位于一、二线城市)
  • 土地储备原值:4570 亿元

恒大的主要业务涉及从地方政府购买土地,进行开发,并在建筑完工前向客户出售住宅。该公司利用这些预付款和债务为土地购买提供资金。

分析师认为恒大将进行某种形式的重组,既能保护购房者的权益,也可保全该公司的供应商。但中国恒大的股票、债券投资者以及借款人可能会遭受损失。

本周以来,恒大危机及中国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监管力度的加大,引发了全球风险资产的连锁反应,甚至拖累了其它板块的股票下跌。大多数家庭的财富以房产为载体,银行机构向房地产领域投放了巨量信贷。

与此同时,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放缓(8 月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五分之一),可能导致恒大资产价值下降,从而加剧其债务问题。

坚持“房住不炒”

由于担心房地产泡沫,政策制定者在过去五年里反复强调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近一年中,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

从恒大的负债结构来看,供应链和信托均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对于购房者以及投资者来说,这种债务风险更大。

监管层面临一个两难的状况:

首先,坚持房住不炒并不会因为恒大问题而动摇;恒大身后还有更多存在问题的房地产商,救助恒大或产生连锁反应。

其次,政策制定者如果放任恒大这种公司滑向破产的边缘,将存在相当大的系统性风险。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中国恒大的大债权人,而是小债权人。而且,漫长曲折的重组会对本已虚弱的房地产人气造成打击。这或许将演变为整个房地产行业、实体经济和银行的问题。

从目前对各行业监管来看,当局似乎更愿意牺牲一些经济增长来实现更为长期的目标,如减少不平等、提高出生率,以及减少对外国核心技术的依赖度等。恒大或难以自救、但政府的容忍度有多高将成为市场博弈的焦点。

短期而言最糟糕的假设情境是,恒大危机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他中国房地产开发商难以融资,房价和地价下跌,购房者发现自己投资的空置房产的价值低于入手价市场应该做好准备,应对可能比预期严重得多的经济增长放缓、更多的贷款和债券违约,以及潜在的股市动荡。(根据官方数据,房地产在全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中的直接占比为 7.3%。根据分析师,房地产和房地产相关行业共同推动了近三分之一的经济产出。)

现在看来,2021 年底和 2022 年初的经济增长将受到相当程度的冲击,但如果中国政府采取果断行动,仍然可以避免更糟的情况。接下来几周的时间将至关重要。

|Bloomberg、WSJ、恒大集团、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凯投宏观 (Capital Economics)

🔥️ 近期热点

中年的 iPhone 越来越像汽车

iPhone 逐渐步入中年,回顾一下汽车的历史或许更有助于指明智能手机的未来之路。

image

一位雄心勃勃的年轻企业家最近告诉我,只有两大 “超级类别” 的产品值得他关注:手机和汽车

汽车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了,而且事实证明它的进化非常缓慢。尽管无人驾驶和电气化的革命早被寄予希望,但如今道路上绝大多数的汽车仍在使用几十年前的技术。

与此同时,对手机的创新已经停滞不前。硅谷早已经失去创造令人兴奋的产品的能力,比如智能眼镜。

iPhone 早已失去引领科技创新的头衔。雪上加霜的是,苹果电视购物式的发布视频中充斥着 “我们有史以来最专业的 iPhone” 等毫无意义的短语。

但越是思考汽车和手机的发展方式,我就越能看到其相似之处。很少有物品能让我们花更多的时间,而且它们也是我们拥有的最私人的东西之一。我们分享我们的家、家具、电器和电视,但我们都想要自己的手机。而我们中的许多人对我们的汽车也有同样的感觉。虽然汽车所有权可能正在减弱,但一旦我们拥有自己的汽车,放弃它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因此,随着 iPhone 步入中年,思考汽车的历史如何为移动设备指明前进的方向,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一个明显的转变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逐渐从性能转向安全、可靠和舒适

今天,在电动车和电池之外,大多数汽车创新是在辅助驾驶技术方面,这种技术正变得越来越实惠和广泛。一百年来,汽车制造商仍在寻找许多小的升级,这些升级加在一起,可以真正改善汽车的体验。

当批评者只关注 iPhone 每年的改进时,他们就忽略了这一点。你是否会购买新的 iPhone,最大的决定因素,是你是否已经拥有一部 iPhone,以及它有多旧。最终,你会升级,因为你的智能手机是你最基本的财产之一,你希望它能够正常工作。

许多像我一样购买了苹果上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大飞跃——iPhone X 的人,在过去四年里不会觉得有想换掉它的冲动。但现在电池已经开始耗尽,处理器也开始吃紧,拥有 5G 网络的 iPhone 13 给人的感觉将是一个有意义的进步。如果电池能持续一整天,我觉得就算新的 iPhone 有点无聊,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每年对电池、芯片和摄像头的节拍性改进,虽然是渐进式的,但支持了我们对智能手机日益增长的需求。就像现在汽车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一样,对于今年将购买新智能手机的 15 亿人中的大多数来说,可靠性比最新的噱头更重要。

这种可靠性甚至延伸到创造 iPhone 的制造能力上。与汽车公司不同,苹果已经表明它能够克服全球芯片短缺的问题,并保持其年度发布计划。汽车生产已经中断,但苹果今年肯定会再卖出 2 亿部 iPhone 手机。

世界上可能有两种超级产品,但只有一种产品被证明能战胜疫情。

作者:蒂姆 • 布拉德肖 (Tim Bradshaw) 是英国《金融时报》全球科技记者

💭 不一样的声音

英特尔继续投资以扩大芯片产能

icon
英特尔公司计划投资多达 950 亿美元在欧洲新建芯片制造设施,以应对在全球芯片供应紧张之际增加产能的跨国竞赛。
image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 - 基辛格(Pat Gelsinger)指出,该公司计划在欧洲一个新址建立两家芯片工厂,并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规模,使未来大约 10 年内的总投资额达到相当于 800 亿欧元水平。

随着电脑、汽车和电子产品对芯片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些设施将致力于满足市场对半导体的巨大需求

英特尔的竞争对手台积电和三星都将扩大在芯片制造领域的投资:

  • 台积电:1000 亿美元
  • 英特尔:950 亿美元欧洲 + 200 亿美国
  • 三星电子:2050 亿美元

全球芯片短缺对汽车制造商的打击尤为严重。预计整个汽车芯片市场的规模将在未来 10 年扩大到 1,150 亿美元,比当前规模翻一倍还多。

英特尔预计,到 2030 年,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将增长一倍以上。随着新的驾驶辅助功能、华丽的触摸屏和其他需要更多处理能力的功能的普及,半导体将占到高端新车材料成本的 20% 以上,而 2019 年这一比例为 4%。

扩大欧洲制造业务是英特尔振兴计划的一部分,英特尔不仅生产自研芯片,还将为手机芯片巨头高通和云计算服务供应商亚马逊等企业生产半导体。

欧洲政府历来对芯片制造商仅提供有限激励,而渴望建立国内芯片产业的亚洲国家会以免费的土地使用、优惠的水电费率和税收减免来吸引此类投资。这导致芯片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向韩国、台湾、中国、日本和新加坡转移。1990 年美国在全球芯片制造产能中占比 37%,但根据波士顿谘询公司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去年的估算,目前这一比例仅为 12%。

|Boston Consulting Group、英特尔 Intel、Pat Gelsinger

📲 Find me

icon
特别感谢:

胖胖 @yating zhao 对文章内容的润色以及修改

icon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中观点不对市场走势作保证,历史业绩不保证未来表现。提及行业不构成任何推介,境外市场及个股情况仅供参考。

icon
关注公众号:一飞哈

欢迎纠错与提问

联系: harryyifei@gmail.com & yifei@hey.com

文中投资性建议仅作参考且对投资结果概不负责

转载内容请标明出处或原始来源

公众号:一飞哈
公众号:一飞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