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燃煤之急”

供电“燃煤之急”

#
第七十四期
Authors
Harry
Date
September 30, 2021
Published
Cover
图片来源:FANG DONGXU/FEATURECHINA/ZUMA PRESS
图片来源:FANG DONGXU/FEATURECHINA/ZUMA PRESS

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与声音

👨🏻‍💻 一飞周报

All about Money Business and Power.

See you every Saturday.

内容较长建议使用浏览器阅读

icon
订阅公众号「一飞哈」获取推送

💹 股票

恒大新能源

恒大造车?还是不要说笑话了。投资者尤其需要警惕恒大新能源汽车这样的公司。

恒大汽车原名恒大健康,于去年 8 月更名并开启所谓造车之旅。它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曾在今年上半年上涨超过 140%,市值一度超过 630 亿美元(同期价值高于美国福特汽车),却从未真正量产新能源汽车。

image

资金紧张的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已经终止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计划,目前其母公司中国恒大集团爆发的债务危机对市场造成了剧烈的影响。

此外,中国至少有两个地方政府控制了恒大房产销售收入,以防止资金被滥用。目前人们预计恒大将开启中国金融史上最大的一次债务重组。

此前,恒大汽车曾被视为恒大最具增长前景的业务之一。今年 1 月,这家子公司在获得 34 亿美元注资后股价飙升。但随着公司债务问题逐渐凸显,恒大汽车在香港的股价今年已下跌近 91%。

恒大汽车
恒大汽车

上周五恒大汽车警告称,如果不能迅速获得注资,不断加剧的现金短缺将影响 “日常运作,令集团员工工资的支付情况及 / 或其他开支支付情况继续恶化”。

|恒大新能源汽车、恒大集团、TradingView HKEX 708

🔍 关键词

燃煤之急

视觉中国
视觉中国

自 9 月中旬以来,全国多个省份出现停电、限电。其中有的省份如江苏、云南、浙江有能耗双控(能源消费总量 + 强度)因素,政府要求企业停工限产。而东北三省、广东、湖南、安徽等地,则主要是由于电力供应紧张,企业被迫错峰限电(东山省出现极端拉闸限电情况)。

image

此次“停电”、“限电”有多个原因:

  1. 周期性电力消耗增大
  2. 以广东地区为例,目前正是 “金九银十” 订单高峰期,二产、三产用电需求持续旺盛,工业用电量 307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8.3 %。

  3. 供应短缺造成限电
  4. 天然气、煤炭价格高涨,燃料供应紧张,火电企业发电积极性不高。

    image

    不断上涨的煤价也降低了火力发电利润。根据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的数据,上周的基准煤价为每吨 1086 元人民币(合 168 美元),自今年初以来上涨 56%。

  5. 地方政府没有达到中央设定的“碳排放目标”
  6. 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江苏、浙江和广东;这三个省的工业产出占中国经济总量的近三分之一,现在他们正面临着遏制电力使用的压力。为缓解电力短缺,工厂被责令减少用电甚至每周停产几天。

燃煤之急

更大的问题是煤炭成本飙升。造成中国煤价上涨的原因包括:全球对中国制成品的需求强劲、当局削减过剩煤炭产量的计划以及去年对澳大利亚煤炭实施的进口禁令。在中国去年的用电量中,煤电占比达 60% 左右,但由于煤炭价格居高不下,电厂的发电意愿在不断减弱。

  1. 煤炭供应紧张
  2. 煤价高涨
  3. 电价相对较低

据《财经》,眼下正处于传统用煤淡季,煤价与存煤天数却分别站上历史同期最高点与最低点。动力煤实际市场价目前每吨 1600 元左右,约为 2020 年初的三倍,远超指数价格;全国重点电厂存煤可用天数则降至 10.3 天,远低于淡季时 20 天的红线要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尽管原煤产量正增长,但增速却远低于用电量增速。今年 1-8 月全国原煤产量 26 亿吨,同比增长 4.4%;全国发电量 5.39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1.3%。

国家统计局

Name产量增速
26 亿吨
4.4%
5.39 万亿千瓦时
11.3%

煤价上涨的趋势会在短期内持续。随着主要流域进入枯水期,水电供应量将会继续下降;而冬季是每年煤炭需求的高峰时期,电厂消耗煤炭的水平将会继续提升导致供求市场失衡加剧。

要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长效机制,发挥电力市场发现价格、调节供需的积极作用,为保障未来电力供应奠定良好基础。要大力推动全社会节约用电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用电环境。 ——广东省省长,马兴瑞

增长压力

中国至少 10 个省份出现电力短缺,可能对经济生产构成压力,考虑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角色,这一影响或蔓延至全球范围。“停电、限电”的情况有可能进一步扰乱本就紧张的全球半导体和其它商品制造的供应链。

去年中国高调宣布:将在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麦格理集团的首席中国经济学家 Larry Hu 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自身造成的供应冲击。中国政府愿意牺牲更高的经济增长,来换取某些领域的结构性改革(能源结构)。”

野村将其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从此前的 8.2% 下调至 7.7%,与此同时,摩根士丹利预计可能会在今年最后一个季度对中国 GDP 增长造成约一个百分点的拖累。

“我们进一步下调了对 2021 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的 GDP 增长预测,第三和第四季度的 GDP 将分别从同比增长 5.1% 和 4.4% 降至 4.7% 和 3.0%”。

|视觉中国、村野证券、摩根士丹利、国家统计局、中电联、财经十一人、

🔥️ 近期热点

Robinhood 将推加密钱包

📌
Robinhood 上周表示,将开始在其平台上提供加密钱包,该钱包将允许 Robinhood 客户直接拥有和转移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来为商品和服务付款。这也意味着 Robinhood 正式向 Coinbase 等更成熟的数字货币平台展开直接竞争。

Robinhood 上市以来的走势
Robinhood 上市以来的走势

Robinhood 表示,预计将从 10 月开始在一小部分客户中测试这款钱包,然后将服务扩展到其逾 3200 万注册用户。据其应用上发布的信息显示,在公告发布后的几个小时内,有近 30 万名客户在钱包等候名单上报名。

今年第二季度,加密货币交易为 Robinhood 贡献 2.33 亿美元的收入,高于 2020 年同期的 500 万美元。

该经纪商表示,该平台上约 60% 的担保账户在第二季度进行了加密货币的交易。在此期间,62% 的加密货币交易收入来自狗狗币(Dogecoin)的交易。

Robinhood 的加密货币资产在该度末达到 227 亿美元,是前一年的 29 倍。它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告诉散户投资者,加密货币交易将是其国际扩张的重要产品。该经纪商还计划允许用户对加密货币进行自动循环投资。但从中国监管者的表现来看,或将会有更多国家对这一新兴资产加以严格的监管。

🔊 不一样的声音

花呗接入征信

📌
花呗的信用数据将被全面纳入中国央行的征信系统,这是蚂蚁集团向中国监管部门主要方向靠拢的重要一步。
图片来源:Qilai Shen/Bloomberg News
图片来源:Qilai Shen/Bloomberg News

蚂蚁集团正在将自己转变为一家受中国央行监管的金融控股公司。

蚂蚁集团的热门消费贷款服务所产生的信用数据将被全面纳入中国政府的一个征信系统,这是蚂蚁集团向中国监管部门主要方向靠拢的重要一步。

蚂蚁集团称,花呗正在有序推进接入央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工作。

在用户授权的前提下,花呗的相关信息会逐步纳入央行的征信系统。而不同意升级的用户将无法使用花呗服务。当前花呗向征信系统报送的相关记录包括账户开立日期、授信额度、额度使用及还款情况等,这些信息按月汇总报送给央行的数据库。

花呗表示,不会上报所购商品和时间等具体消费信息。

据《华尔街日报》,蚂蚁集团还在与几家国有企业洽谈成立一家持牌的信用评分公司,这将使蚂蚁集团拥有的消费者数据处于监管机构的管辖之下。

中国央行希望开发一个类似于美国 FICO 的强大报告和评分系统,花呗等服务拥有的信用数据对此至关重要。蚂蚁集团和其他金融科技公司此前不愿将它们的信息输入上述全国性数据库,直到最近才有所改变。

蚂蚁集团庞大的用户群所产生的数据及其专有算法一直是该公司的关键竞争优势。由于对蚂蚁集团的扩张和缺乏监管感到担忧,中国政府去年 11 月在最后一刻叫停了该公司的 IPO。蚂蚁集团利用这些信用数据,在中国央行和银行业监管机构管辖范围之外建立起了庞大且增长迅速的借贷业务。蚂蚁集团运营的支付宝是一个支付和生活方式应用软件,在中国有 10 亿人使用。

嵌入支付宝的花呗为年轻消费者提供服务,这些消费者往往难以获得银行信用卡,花呗服务填补了这一需求缺口。过去,这部分消费者的贷款数据没有完全纳入中国央行的征信系统,因此监管机构难以评估银行面临的潜在违约风险和个人借款人的信用度,这让监管机构十分头痛。

在 IPO 被叫停后,蚂蚁集团被迫整顿业务,目前正转型成一家由央行监管的金融控股公司,并试图获得各项金融许可,以确保业务合法合规。

将花呗的信用信息纳入中国央行征信系统将有助于增强用户征信信息的全面性,花呗还建议用户继续保持科学、理性的使用习惯,量入为出,合理使用信贷工具。

|蚂蚁集团、WSJ 《华尔街日报》、Bloomberg News

📲 Find me

icon
特别感谢:

胖胖 @yating zhao 对文章内容的润色以及修改

icon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中观点不对市场走势作保证,历史业绩不保证未来表现。提及行业不构成任何推介,境外市场及个股情况仅供参考。

公众号:一飞哈
公众号:一飞哈
icon
关注公众号:一飞哈

欢迎纠错与提问

联系: harryyifei@gmail.com & yifei@hey.com

文中投资性建议仅作参考且对投资结果概不负责

转载内容请标明出处或原始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