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期

👨🏻💻 一飞周报
All about Money Business and Power.
- See you every Saturday.
- 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与声音
- 内容较长建议使用浏览器阅读
导览
- 👨🏻💻 一飞周报
- 导览
- 📊 市场
- 市场观察
- SPX 标普500指数
- HSI 香港恒生指数
- Cocoa 可可豆
- 💹 股票
- Tesla 特斯拉
- 🔍 关键词
- 债务正在助推下一波AI热潮
- OpenAI-甲骨文的3,000亿美元交易:技术梦想背后的财务现实
- 杠杆玩家登场:AI行业资金结构从“股权驱动”转向“债务拉升”
- OpenAI:估值金矿还是高风险资产?
- 系统性风险在酝酿:AI泡沫是否正在形成?
- 总结:AI新时代,是创新奇迹还是金融炼狱?
- 📲 Find me
📊 市场
市场观察
SPX 标普500指数
由于总统特朗普考虑削减数千个联邦职位,并且政府停摆进入第二天,美国股市冲高的势头有所减弱。
HSI 香港恒生指数
香港恒生指数在中国双节期间继续向上突破,表现依旧强劲。
Cocoa 可可豆
可可豆在持续两年的上涨行情后逐渐反转势头,目前跌至一个标准的头肩顶形态支撑位。跌破这一形态成为大级别顶部形态,做空的首选标地之一。
💹 股票
Tesla 特斯拉
(NASDAQ: TSLA)
特斯拉第三财季全球电动车交付量达到 49.7万辆,同比增长 7.4%,创历史新高,扭转了此前连续两个季度的销量下滑。这一反弹主要受益于美国电动车税收抵免在季度末即将到期,刺激了购车需求。
Model 3 与 Model Y 的交付量增长 9%,其他车型下滑 30%。与此同时,特斯拉能源业务创下新高,储能部署达 12.5吉瓦时,同比几乎翻倍。
不过,这一增长势头能否持续仍存疑。马斯克明确表示,特斯拉正加速从电动车制造商向 自动驾驶和AI平台转型。其下一代车型将不再配备方向盘和踏板,首款产品是计划于 2025 年推出的 两座Cybercab。
这一战略的成功不仅依赖于技术突破,还需用户行为和全球监管体系的转变。
特斯拉将在10月22日公布完整财报。此前公布的销量表现高于华尔街预期(分析师预估为45.6万辆),并刷新2024年第四季度创下的历史纪录(49.6万辆)。
目前,电动车销售仍占特斯拉业务约四分之三。尽管如此,马斯克认为与传统车企竞争电动车价格已非最佳路径,相比之下,押注自动驾驶更具长期潜力。
今年6月,特斯拉在德州奥斯汀试点推出Robotaxi服务,但目前车辆数量极少,仍配有安全驾驶员。相比之下,Alphabet旗下Waymo在旧金山已有超600辆无人出租车。
尽管面临竞争压力,特斯拉股价持续上涨,目前接近历史高位,年初以来涨幅达 21%,最新收于 459.46美元。马斯克本人也在本周成为首位 身家达5,000亿美元 的个人。
特斯拉股东将在下月就马斯克新一轮薪酬方案投票,该方案价值可能高达 1万亿美元,目标是推动公司市值增至 8.5万亿美元。董事会强调,这将确保马斯克专注于特斯拉核心战略,特别是在AI与自动驾驶上的领导地位。
在9月发布的《第四版总体规划》中,特斯拉提出“可持续富足(Sustainable Abundance)”的愿景,认为AI、机器人与能源技术将在全球范围内重塑出行、劳动力与能源格局。
|WSJ、
🔍 关键词
债务正在助推下一波AI热潮
在AI热潮的初期,市场更像是一场现金驱动的竞赛。谷歌、微软、亚马逊等巨头凭借广告、云计算和搜索引擎的稳定收入,掌控了AI技术栈的高地。而现在,一个全新的游戏规则正在形成:高度杠杆化、资金结构复杂的AI基础设施扩张,正在重新定义这场科技竞赛的风险曲线。
OpenAI-甲骨文的3,000亿美元交易:技术梦想背后的财务现实
2025年9月,OpenAI 与甲骨文(Oracle)签订了一份为期五年、总额高达3,000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租赁协议,震动整个科技圈。这是AI领域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单项合同之一,也可能是最冒险的一笔。
- 根据协议,甲骨文将预先投入巨资建设AI算力基础设施(包括数据中心、服务器、电力配套等),之后再租赁给OpenAI使用。
- 甲骨文必须先融资,再建设,最后才可能获得回报。也就是说,未来数年它将在没有足够现金流的情况下承担巨额支出。
KeyBanc估算,仅为履行该合同,甲骨文每年需新增债务250亿美元。而这家公司原本的债务压力就已沉重,截至8月底,其长期债务总额高达820亿美元,负债股本比高达450%。相比之下,Alphabet(谷歌母公司)仅为11.5%,微软为33%。
穆迪(Moody’s)已将甲骨文的信用评级展望下调为负面,理由是其面临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客户支付脱节”风险。这笔合同本质上是一次信仰押注:市场相信OpenAI能够高速增长,并且始终如约付款。
杠杆玩家登场:AI行业资金结构从“股权驱动”转向“债务拉升”
除了甲骨文,AI产业链上的许多中小型公司也正走上高杠杆之路:
- CoreWeave:这家“新型云服务商”(neo-cloud)依靠结构化融资购买大量英伟达GPU,然后以高价出租给AI客户。CoreWeave今年股价翻了两倍,正成为AI融资链条的核心节点。
- Nebius Group:一家AI云公司,9月刚与微软签下194亿美元合同,并宣布将以合同为抵押融资,以建造算力中心。
这些公司普遍采用“债务+合同收入预期”的组合结构进行扩张,本质上是在利用未来收入换取当下的建设资本。这种模式类似早期互联网泡沫时期的“烧钱建管道”,但基础在于AI真实需求是否足够爆发。
OpenAI:估值金矿还是高风险资产?
OpenAI现在站在聚光灯下,但其基本面仍存在极大不确定性:
- 当前估值数千亿美元,但年收入仅为约120亿美元;
- 其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超过3,000亿美元年收入,以支撑当前的基础设施融资计划;
- 该公司至今仍未实现盈利,自曝到2029年可能累计亏损达440亿美元。
尽管得到了英伟达和软银等巨头支持,OpenAI仍远未具备独立履约的能力。英伟达承诺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支持,但OpenAI的目标是建成20~100吉瓦级别的数据中心网络,耗资达1万亿至5万亿美元,这个差距仍巨大。
系统性风险在酝酿:AI泡沫是否正在形成?
正如互联网泡沫早期一样,今天的AI行业出现了以下令人警惕的迹象:
- 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远超终端需求释放。一项研究显示,仅3%的消费者为AI服务付费;
- 融资成本不断抬高:由于OpenAI等初创公司盈利能力不明,其相关债务成本高达年利率15%;相比之下,由微软支持的项目利率则在6%-9%之间;
- 合同集中风险:甲骨文的计算资源高度依赖OpenAI一家公司,一旦OpenAI失约,其资产将面临巨额闲置或贬值风险;
- 市场预期与现实落差扩大:资本市场仍在推动AI概念股高涨,但基本面支撑尚未成形。
律师指出,这类合同通常会包含“转租”条款,意味着未来若OpenAI陷入危机,甲骨文可将其基础设施租给微软、Anthropic或其他AI平台。这虽然能部分止损,但也说明市场本身对OpenAI的长期独立性并不完全信任。
总结:AI新时代,是创新奇迹还是金融炼狱?
AI行业正从“技术突破”迈向“资本结构”主导的阶段。甲骨文、CoreWeave、Nebius和OpenAI的组合,代表了一个全新的高杠杆模式:通过未来愿景融资当下算力。这可能带来巨大的推动力,也可能酿成又一轮系统性风险。
我们正处于一个关键拐点。如果AI技术的终端应用——如企业自动化、消费AI助手、内容生成等——能真正爆发,那这场基础设施狂潮可能创造一个科技新时代。
但如果需求无法兑现,巨额债务将迅速演变为违约和清算,而今天这些高举高打的项目,将成为AI泡沫破裂的导火索。
|WSJ
📲 Find me
文中观点不对市场走势作保证,历史业绩不保证未来表现。提及行业不构成任何推介,境外市场及个股情况仅供参考。
联系: harryyifei@gmail.com & yifei@hey.com
文中投资性建议仅作参考且对投资结果概不负责
转载内容请标明出处或原始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