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伟达掌控 AI 算力命脉

#

第二百五十五期

Authors
Date
September 27, 2025
Published
Cover

👨🏻‍💻 一飞周报

All about Money Business and Power.
  • See you every Saturday.
  • 传递有价值的信息与声音
  • 内容较长建议使用浏览器阅读
image
icon
Find me: Tweets or TG

📊 市场

市场观察

💬
多种类的市场分析,从资金成本、商品价格以及风险资产走势方向进一步观察市场走势。

SPX 标普500指数

标普指数维持上升趋势,在20日均线获得支撑并弹起。依旧保持对股指多头趋势的看法,在20日均线之上均为做多看多。

image

SI 白银

白银是近期表现最好的大宗商品之一,上涨斜率逐渐放大并即将来到历史最高点附近。做多交易需要密切关注前高点附近的反应并做出一些仓位调整。

image

AAPL 苹果

在新手机出货量喜人的背景下,苹果的股价同样表现优异。已经来到历史最高点附近,在夏季调整行情结束后走出了趋势转折并再度延续多头趋势。

image

💹 股票

image

阿里巴巴

(NASDAQ: BABA)

阿里巴巴加码AI投资,股价创四年新高

image

阿里巴巴宣布将进一步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并推出新一代大语言模型 Qwen3-Max。受此提振,公司股价大幅上涨,同时也引发了市场对中国AI产业的乐观预期。

这家总部位于杭州的科技巨头表示,AI行业发展速度超出预期,公司将在原计划人民币3,800亿元(约合530亿美元)的基础上追加更多资本支出,用于AI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阿里巴巴CEO吴泳铭称,这笔资金将在未来三年内逐步部署,具体金额尚未披露。

“对AI基础设施的需求远超预期,”吴泳铭指出。他强调,公司将全力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

阿里巴巴的声明激发了投资者情绪。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周三盘中一度上涨7.2%,创四年来新高,并显著跑赢恒生科技指数(+2.1%)。年初以来,该股累计涨幅已翻倍。

在发布投资计划的同时,阿里巴巴还推出其“通义千问”(Qwen)模型系列的最新版本——Qwen3-Max。据官方介绍,这是迄今为止阿里巴巴“规模最大、能力最强”的大语言模型,参数规模突破1万亿,在代码生成和智能体任务中表现突出。

阿里巴巴的加码正值中国科技巨头加速布局AI模型之际。百度、腾讯、字节跳动及初创公司DeepSeek等也纷纷推出各自的大模型产品,争夺与OpenAI、Anthropic等海外AI领导者的竞争优势。

晨星分析师谭绮蘅认为,阿里巴巴上调资本支出预期“是积极信号”,表明市场对AI需求强劲,也有望带动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她指出,AI与云计算业务已成为阿里巴巴的重要亮点。

野村分析师史家龙补充称,市场正对管理层关于中国AI需求前景的乐观态度作出积极回应。

与此同时,海外资金也开始回流。据报道,凯西·伍德旗下的方舟投资管理公司(Ark Invest)旗下两只基金已重新建仓阿里巴巴,合计持有约1,630万美元的美国存托股票(ADR)。这是自2021年9月以来,该基金首次对阿里巴巴进行投资,标志着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科技股兴趣的回升。

阿里巴巴的利好消息带动了整体中国科技股的反弹。中芯国际股价一度上涨7.8%,华虹半导体涨幅高达9.0%,北方华创在A股市场触及涨停。

晨星分析师李旭阳表示,中国正在构建AI供应链的“良性自循环”。他指出,中国国产AI模型的性能进步增强了市场信心,从而推动了对本土半导体制造与设备的需求,利好包括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和北方华创在内的上游企业。

|WSJ、Alibaba

🔍 关键词

英伟达掌控AI算力命脉:超级投资背后的战略逻辑

在全球AI热潮持续升温的当下,算力成为科技竞赛的核心资源。而英伟达,正是这个新世界中唯一的“军火巨头”。

过去一年里,英伟达不只是卖芯片赚钱,更通过资本、技术和生态的全面输出,成为全球AI产业最关键的推动者。它不仅向OpenAI投下高达1,000亿美元的超级投资,还向英特尔注资50亿美元,对CoreWeave、xAI等多个关键AI玩家进行支持。所有这些行动,构成了一个越来越清晰的战略布局:英伟达要通过控制算力供给,巩固并延伸其在AI产业链的霸主地位

现金为王:AI爆发造就的现金机器

英伟达当前的底气,来自其惊人的利润能力。

  • 过去四个季度,英伟达创造了 720亿美元自由现金流,预计全年将接近 1,000亿美元,仅次于苹果,远超谷歌、Meta、微软等。
  • 同期,该公司回购了近500亿美元股票,并新增了600亿美元的回购授权。

尽管其研发投入翻倍,但增长速度远不及营收爆发——当前研发支出仅占营收的9%,而此前五年平均占比为22%。

image

现金堆积如山,英伟达必须找到资本回报路径。在监管不确定性打击大额收购的背景下,对客户的战略性“反哺”投资,成为最有力的资本部署方式

OpenAI算力扩张:英伟达是背后的最大金主

OpenAI计划在美国和海外建设总规模超过 20吉瓦 的AI算力,未来甚至可能达到 100吉瓦,整体投资上看 高达5万亿美元。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项目,几乎等同于一个国家级工业体系。

其启动资金的最大来源正是英伟达。根据估算:

  • 每向OpenAI投资100亿美元,OpenAI就会回购 约350亿美元的英伟达GPU
  • 未来总投入高达1,000亿美元,意味着英伟达锁定的芯片订单可能高达 3,500亿美元以上

这些芯片将用于OpenAI和甲骨文合作的超级数据中心项目,最早一期在得州阿比林,已启动高强度建设。该基地首期容量900兆瓦,计划拓展至10吉瓦,相当于近1000万个美国家庭的用电量,使用的全部是英伟达最新一代 GB200 AI芯片

循环自洽的投资闭环:英伟达打造AI产业“利维坦”

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是英伟达对AI行业运行逻辑的深刻把握:AI公司需要算力,但买不起;英伟达提供资金支持,让客户购买自家芯片,从而形成闭环循环

这种“先投后卖”的模式不仅解决了客户的融资难题,也锁定了需求、抵御周期波动。NewStreet Research分析师指出,英伟达这种模式可能降低部分利润率,但从规模与控制力角度看是稳赚不赔的。

除了OpenAI,英伟达还持有CoreWeave 7%股份,后者专门将大规模AI算力租赁给OpenAI和微软。英伟达甚至与其签署回购协议,回收未使用的GPU资源,进一步控制供需平衡。

对英特尔的注资:产业联盟与政治布局

英伟达向竞争对手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同样不只是财务行为。

一方面,扶持英特尔帮助其推进本土化制造,迎合特朗普政府的供应链安全诉求;另一方面,两家公司正在合作研发将GPU与英特尔CPU深度融合的新一代AI服务器,打通算力产品的通用性,助力AI落地到更多企业市场。

这不仅是资本联盟,更是生态垄断的前哨战。

英伟达的战略演变:从芯片商到基础设施霸主

英伟达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芯片提供商,而是AI算力帝国的中枢。它掌控的不只是产品供应链,更是整个AI基础设施的走向:

  • 资金:为资金紧张的AI公司提供生命线;
  • 技术:主导芯片标准(如H100、GB200);
  • 生态:通过投资绑定OpenAI、xAI、CoreWeave等头部客户;
  • 战略:左右行业增长路径,牵引从数据中心到终端设备的演进节奏。

随着OpenAI、微软、甲骨文、软银等公司纷纷押注AI超级数据中心,英伟达正成为推动这些万亿级项目的核心力量和隐形“财团领袖”

在芯片技术霸权、算力金融化、供应链本土化、AI超级项目全球化的交织背景下,英伟达正站在时代交汇的中心

它是供应者、出资者、议价者、规则制定者。无论是算力扩张还是AI全球布局,都离不开英伟达的背书与赋能。

一句话总结:在AI这个“新电力”的产业格局中,英伟达就是发电厂、变压器和输电网的总调度。

|Bloomberg News、

📲 Find me

icon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中观点不对市场走势作保证,历史业绩不保证未来表现。提及行业不构成任何推介,境外市场及个股情况仅供参考。

icon
欢迎纠错与提问

联系: harryyifei@gmail.com & yifei@hey.com

文中投资性建议仅作参考且对投资结果概不负责

转载内容请标明出处或原始来源